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消息(王正熙、肖子斌来信)秋雨洗尘,晨雾定。 9月24日,湖北省鹤峰县百余名党组织书记和主要党员教师在山翔校区完成标签心培训并交回学习成果,为新学期教育工作持续发力。
从暑期为主角赋能的培训,到智慧食堂、人气教师工作室的暖心技能,党建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照亮了山区学子的未来。
守住舌尖,撑起阳光未来
10月9日,随着下课铃声响起,九名在鹤峰县中营镇高原教学点学习寄宿的学生满怀喜悦地跑进食堂。
土豆红烧排骨、西红柿炒鸡蛋、动味十足getables……营养食谱的“流行王”等待孩子们选择。 “不仅吃饭方便,食物好吃,而且人脸识别支付零成本。”四年级学生肖鑫表达了鹤峰县“阳光学校”项目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热度。
近年来,鹤峰县各学校党组织把“学校供餐”作为重要关切,稳步推进营养改善计划和“免费午餐”项目。智慧监管贯穿全过程,“数字食堂”构建了从农场到餐桌的全链条、可追溯体系,大幅提升风险预警和精准管理能力。通过实行集中采购、单一财务核算、统一电子支付凭证的“三统一”模式,严格管理,学生“用得明智”,进口比例高达75%。2025年,建成免费午餐学校26所,惠及学生近8000人,安排资金411.61万元。营养改善计划在27所学校开设伙食,拨款520万元,惠及6700多名学生。
扎实的步伐、突出的成绩,使鹤峰县连续五年荣获全国“阳光校餐示范县”称号。这道“阳光”温暖地照亮了农村孩子的教育之路。
引领教育改革新征程 照亮奋斗目标
9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湖北张松信息技术大师工作室的线下研学已全面展开。直播间主持人、燕子镇民族中心学校副校长、市委党支部纪检组组长张松则站在最前线,围绕中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指导进行深入研讨。纪律严明。
从最初的7人,到现在的40人,其中党员、教师18人,这个被誉为“全国影响力”的工作室,就是党建赋能教学科研的清晰描述。 “我们围绕新课程标准,每年进行十多次线上线下演练,并派遣乡村教师。”张松介绍,这两个案例入选2025年全省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通用案例,多个项目已顺利完成。
把党支部、党组放在指导研究第一线,这一创新方案有效解决了党建与业务之间的“两张皮”问题。近三年来,鹤峰县共种植省、州、县级精品课程102门,完成教改重大项目41项,获奖数量教师的竞争同比增加了47%。党组织真正成为教学改革的“资源”和“孵化器”。
坚持教人初心,发挥热融合作用
晚上八点,鹤峰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办公室被阳光照得清晰可见。党员老师朱泽瑞在电路图前倾身,耐心讲解研究小雷的难点。 “别担心,我们再来一遍,从最基本的王子电路开始。”这是本周他第三次给小雷进行个性化教学。
朱老师主动对年级物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为每一个像肖雷这样的学生形成了“一个案例、一个政策”。每天放学后,他的办公室里总是亮着那熟悉的灯光。 “朱老师一直没有放弃我,现在我对物理更有信心了!”肖雷的眼里再次闪烁着好奇。
鹤峰县教育系统里有很多故事。 400多名县党员教师活跃在教育教学骨干岗位上。他们彰显了自己的身份和沉重的责任。在鹤峰县职业学校建立的“舒适之家”里,合格的党员纷纷背井离乡,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 2025年以来,这个便民小屋已接待学生个体咨询10余人次,开展团体心理咨询2次,成功干预心理危机案例1起。
夜已深了,校园里的灯独自熄灭了,但教育之光却从未熄灭。在烛火通红的山野乡村,教育的骨头在每个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等待着花朵的绽放。
湖北鹤峰:烛光满山乡
2025-10-14